海德堡要理問答 Heidelberger Katechismus
第二十四主日
Catechismus oder christlicher Vnderricht, wie der in Kirchen vnd Schulen
Loading...
第六十二個問題
問題 62:為什麼我們的善行不能成為上帝面前的公義,或其中的一部份?
因為那要在上帝審判臺前站立得住的公義,必須是完全的,並且與上帝的律法完全一致;但是在今生,即使是我們最好的行為,也都是不完全且被罪玷污的。
Frage 62: Warum können aber unsere guten Werke nicht die Gerechtigkeit vor Gott oder ein Stück derselben sein?
Darum, dass die Gerechtigkeit, die vor Gottes Gericht bestehen soll, durchaus vollkommen und dem göttlichen Gesetz ganz gleichförmig sein muß; aber auch unsere besten Werke in diesem Leben alle unvollkommen und mit Sünden befleckt sind.
重點解析:
公義的標準必須是完全的 (die Gerechtigkeit... durchaus vollkommen):
這直接回應了上帝對公義的無限要求。要在上帝的審判臺前站立得住(vor Gottes Gericht bestehen soll),所具備的公義必須是毫無瑕疵的。這與要理問答前幾問中對上帝律法所要求的完全順服相呼應(參見問題 4)。
必須與上帝的律法完全一致 (dem göttlichen Gesetz ganz gleichförmig sein muß):
上帝所要求的公義不僅是量上的完全,更是質上的純粹,必須與神聖的律法完全相同。由於世上沒有人能完全遵守上帝的律法(參見問題 114),因此任何人的善行都無法達到這個標準。
我們的善行都是不完全且被罪玷污的 (unsere besten Werke in diesem Leben alle unvollkommen und mit Sünden befleckt sind):
要理問答指出一個殘酷的事實:即使是信徒在今生所行的最好的行為,也是不完全的,並被罪所玷污。這證明了我們不能靠著自己的行為在上帝面前稱義,哪怕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ein Stück derselben)也不行。因此,基督的完全滿足、公義和聖潔是我們在上帝面前稱義的唯一途徑。
第六十三個問題
問題 63:如果我們的善行一無所值,那為什麼上帝仍願意在今生和來世賞賜它們呢?
這賞賜不是出於功勞(Verdienst),而是出於恩典(Gnaden)。
Frage 63: Verdienen aber unsere guten Werke nichts, so sie doch Gott in diesem und dem zukünftigen Leben will belohnen?
Diese Belohnung geschieht nicht aus Verdienst, sondern aus Gnaden.
重點解析:
上帝願意賞賜 (Gott... will belohnen):
要理問答承認上帝確實會賞賜善行,無論是在今生還是來世。這避免了極端反律主義的誤解。
賞賜不是出於功勞 (nicht aus Verdienst):
儘管有賞賜,但它並非基於我們的功勞。我們不能靠善行賺取或贏得(Verdienen)救恩或賞賜,因為我們的善行本身並不完全。我們的救贖是「沒有我們一切功勞,單單出於恩典」。
而是出於恩典 (sondern aus Gnaden):
上帝的賞賜完全是出於祂的恩典和信實。上帝揀選在我們的善行上賜福,這是祂恩典的延伸,而不是對我們行為的應得回報。這維護了「唯獨恩典」(sola gratia)的教義。
第六十四個問題
問題 64:難道這教義不會使人變得不顧一切(sorglose)和邪惡(verruchte)嗎?
不會;因為藉著真信心已經被栽植在基督裡的人,不可能不結出感恩的果子。
Frage 64: Macht aber diese Lehre nicht sorglose und verruchte Leute?
Nein; denn es ist unmöglich, dass die, so Christo durch wahren Glauben sind eingepflanzt, nicht Frucht der Dankbarkeit sollen bringen.
重點解析:
01
邪惡的指控 (sorglose und verruchte Leute):
這個問題預設了反對者常見的批評:如果稱義完全是白白的恩典(白白的赦罪),且與善行無關,人豈不是可以肆無忌憚地犯罪嗎?
02
堅決的否定 (Nein; denn es ist unmöglich):
要理問答給予了堅決的否定,並指出稱義的教義不可能導致放縱或邪惡。
03
已經被栽植在基督裡的人 (die, so Christo durch wahren Glauben sind eingepflanzt):
強調了真信心與基督的聯合(eingepflanzt,栽植)。真信心不只是頭腦的認知,更是聖靈所作的、使人與基督聯合的心靈信靠
04
必須結出感恩的果子 (nicht Frucht der Dankbarkeit sollen bringen):
這個「不可能不結出果子」的雙重否定句,強調了真信心必然帶來行為上的改變,即感恩的果子。信徒做善行的原因,不是為了賺取救恩(功勞),而是為了對所領受的救恩表達感恩(Dankbarkeit)。這證明了因信稱義是第三部分(論感恩)的基礎,而不是聖潔生活的阻礙。
生活應用
1
放棄靠行為稱義的企圖並專注於基督的完全
既然我們最好的行為也「是不完全且被罪玷污的」,我們必須承認自己在上帝面前沒有任何可誇耀或值得稱義的功勞。我們必須在一切事上尋求基督的完全公義,不嘗試將自己的行為加入救贖的基礎中。
2
以謙卑的心接受並回應上帝的恩典賞賜
雖然我們的善行不能賺取功勞(Verdienst),但上帝仍出於祂的恩典(Gnaden)應許要賞賜它們。我們應當以感恩的態度去行善,並將今生和來世所領受的一切祝福,都視為上帝對祂所賜予公義的進一步憐憫,而非我們應得的工資。
3
將感恩視為實踐聖潔生活的主要動力
稱義的教義不會使人變得不顧一切。相反地,一個被真信心栽植於基督裡的人,其生命的必然結果就是結出感恩的果子。這種感恩(Dankbarkeit) 成為我們一生中努力行善、脫離罪惡、並活出與上帝形象相稱的新生命(Auferstehung des neuen Menschen) 的根本動力 。
4
藉著善行獲得信心的確據
真信心必然帶來感恩的果子。因此,我們在世上行善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藉著(信心的)果子,在我們自己裡面確定我們的信心」。善行是我們屬於基督的確鑿證據,而非我們得救的條件。
Copyright © 2025 The Tao-Yuan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